导入数据...
  
铭记革命历史 传承红色精神——商学院教工四支部参加红色教育暨党史学习主题活动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7日
  查看:334
  来源:

  2021年10月15、16日,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党员参加“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党史学习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共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组织,一行参观了重庆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等革命纪念馆,进行党员红岩精神教育。

 10月15日下午,党员同志们抵达重庆后立即前往位于嘉陵江畔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在这里,伍琴书记带领大家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入党时的庄严承诺,提醒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责任。馆内陈列的珍贵资料展示了在当年的战火纷飞中,以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为首的革命志士与敌人斗智斗勇,组建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谢育才越狱救党,并留下“为国捐躯心不忧,惟愿正气永长留。成败论定任褒贬,忠奸自让后史修”的悲壮诗篇; 革命烈士张文彬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敌人的迫害宁死不屈;周安娜给南方局递送情报使用的公文包展示着革命前辈的勇敢和机智……抚今追昔,一个个鲜活的事迹诉说着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随后,党员同志们前往红岩村,参观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和“红岩女杰”饶国模的“大有农场”。 

1.png

                                                                  图1:党员同志们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

 10月16日,党员同志们一行前往白公馆、渣滓洞,参观曾经关押革命志士之地。白公馆最为著名的就是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站在地牢门前阴风阵阵,里头黑黢黢伸手不见五指,恐怖之意不由言表。当天的重庆阴雨蒙蒙,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拾级而上,思考着当年革命先烈是怀着怎样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精神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守革命的初心,为了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情怀。走上二楼,一面“五星红旗”映入眼帘,这就被关押的革命者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门广场上的喜讯后,凭自己的想象,用生活用品省下的材料绣了这面红旗。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成为了现实,可他们却仍处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无法走上街头汇入到欢乐的人海中,无法亲眼看见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时至今日,让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坚定的爱国热诚!

 

2.png

                                                     图2:党员同志们认真阅读革命志士的手稿

 渣滓洞与白公馆相距不远,里面设有牢房、审讯室、看守所长室,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审讯台、铁锁链、竹签、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实在不忍卒听。陈列馆看到一组组陌生的名单,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不由浮现除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音容笑貌。上百名烈士生年不同,但是卒年确实一致的—1949年,国民党特务在胜负已分的局势下,依然用机枪扫射,汽油燃烧的残忍手段进行屠杀,心中不由生出强烈的悲愤之感。囚室墙上大屠杀幸存者语录:“陈作仪、何雪松一听枪声,立即挺身上前,掩护身后的难友。”那时候的革命志士满腔热血,不畏牺牲,“爱国奋斗、团结奉献”,他们把红岩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参观活动结束后,党员同志们就此次参观活动展开热烈讨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大家对饶国模同志把毕生财富和心血奉献给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事迹深感敬佩,她的大义与豁达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八个月入狱,九岁时被杀害,就在监狱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但始终坚持学习文化知识。在对青年一代的教育中应加强这类革命励志事迹的传播,让年轻一辈铭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以及无论在怎样困苦的环境中都不应放弃学习的机会。也有同志感慨道,时至今日,走进白公馆的“刑讯洞”仍忍不住让人心惊胆战,当年革命志士是秉承着非同常人的坚强意志和崇高信念,在日复一日的刑讯逼问、精神压迫和身体摧残下坚守革命信仰。通过此次重庆之行,党员同志们重温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缅怀了那些为民族独立、为民主自由而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大家备受鼓舞,深知要不断磨砺心志,顽强奋斗,继承弘扬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百折不挠、越挫愈勇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献身精神。

 

3.png

 图3:党员同志们认真分享此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